綿陽市開展建設領域工傷保險及工資權益保障工作課題調研活動
為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部署要求,市人社局決定在4月-5月期間,在全市開展建設領域農民工工傷保險及工資權益保障工作課題調研活動。建設領域農民工工傷保險和工資權益保障工作是一項關系社會穩定和群眾切身利益的工作。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專門下發了《關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意見》(中發〔2015〕10號),為貫徹落實中發〔2015〕10號文件精神,省委省政府于2016年印發了《關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實施意見》(川委發〔2016〕5 號)。自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工作,尤其是在建設領域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和工資權益保障方面,意見中明確提出了要進一步做好建筑業工傷保險工作,維護建筑業職工特別是農民工的工傷保障權益。同時意見也指出完善并落實工資支付規定,健全工資支付監控、工資保證金制度,改革和完善勞務分包制度,逐步推廣勞務人員工資由總承包或專業承包建筑企業直接發放,推廣實名制工資支付銀行卡,切實保障勞務人員特別是農民工按時足額領到工資報酬。
近三年來,通過全市勞動保障監察機構的努力以及其他有關部門的協助配合,我市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雖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是清欠工作形勢仍不樂觀,建設領域工傷糾紛矛盾依然突出。目前,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全省各地市州正在為制定貫徹落實意見開展前期調研。針對上述問題,我市決定以建設領域農民工工傷保險及工資權益保障工作為主要課題開展調研。
4月19日,市人社局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魏釩,帶領工傷保險科、勞動關系科、勞動監察支隊相關工作人員一行首先到第一站平武縣開展調研活動。平武縣作為我市最為偏遠的山區小縣,經歷了災后重建這一特殊的勞動力密集用工時期,該縣在2007年就實施了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走在全市的前列。通過在縣人社局設立財政專戶,具體由縣勞動保障監察大隊負責監管,所有總承包企業在辦理施工許可證之前須按承包合同金額的5%繳納工資保證金。在農民工實名制方面,該縣部分在建工程項目實行了總承包單位直發工資、由銀行代發的制度,平武縣人社局對進入平武務工的農民工發放勞務卡。
調研組一行還在調研過程中實地走訪了項目工地,就建設領域工傷保險政策作了耐心細致的政策宣傳。(勞動關系科)